本期导读:
1.西藏自治区2025年“国培计划”—全区初中物理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顺利开班。
2.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冯庆教授做《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题讲座。
3.重庆师范大学兰桂萍教授主持开展培训班“破冰之旅”,并做《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的专题讲座。
研物理奥秘,育雪域良师
        ——记开班第一天培训
2025年10月11日上午9:00,西藏自治区2025年“国培计划”全区初中物理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典礼在重庆师范大学博雅楼504会议厅顺利举行。开班仪式由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党政办主任辜永红主持。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红、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杨云、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国培项目首席专家冯庆教授、重庆师范大学国内合作中心主任兼校友办主任牟萍出席了开班典礼。张红书记和杨云书记分别对教育学院和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进行详细介绍,并对本次培训给予大力支持,对来自西藏的50位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学员代表刘垚老师做了感谢和表态发言。开班典礼后,全体领导和学员合影留恋,留下了美好瞬间。
 
 
开班典礼
立德树人固根基 课标领航育新才
上午10:00,教育部全国物理学科中考命题课标组成员,重庆师范大学冯庆教授做了《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的专题讲座。冯庆教授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现阶段教育考试评价的体系、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中考物理等四个方面和学员们进行了交流。
广大教育者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展开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发展核心素养,冯教授提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这六个方面下功夫。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考试内容改革的实施路径,“一核四层四翼”考试评价体系指导我们,考试实现由“知识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评价转变,从而达到提升物理学科考试质量,促进物理育人方式改革的目的。
冯教授还在讲座中详细解读了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让所有学员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五个方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中考物理测评是对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手段,冯教授从考试的性质和目的、命题原则、试卷规划、试题命制、试题举例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冯庆教授上课场景
破冰启航,同心共进
下午3:00,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标兵、重庆市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重庆市三八红旗手,重庆师范大学金牌教师兰桂萍教授,开展培训班“破冰之旅”,并做《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的专题讲座。
兰桂萍教授首先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破冰之旅” 活动。活动伊始,教授便强调“记住别人是功课,让别人记住是学问”这一关键理念。随后,按照流程,先引导学员们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努力展现自我,希望给彼此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认真聆听他人介绍,尝试记住更多伙伴的特点。自我介绍环节结束后,进入到情景活动与讨论阶段。活动模拟了顾客与销售的场景,学员们积极参与,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在模拟互动中感受沟通的艺术。之后,大家围绕场景中的沟通表现展开热烈讨论,分享各自的感悟与思考。在讨论过程中,教授引入梅拉宾法则,向学员们阐释沟通中文字、语调、肢体语言所占的不同比重,让大家明白除了文字内容,语调的运用、肢体语言的表达等在沟通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结合该法则,探讨了诸如 “话语权重的人要善于调试气氛”“加标签的学问”“包装语的运用”等沟通要点,包括包装语在开头、中间、结尾不同的表达技巧,以及“先肯定对方”等沟通策略。此外,教授还分享了十个实用的沟通技巧,并特别指出在运用这些技巧时,要让沟通既真诚又富有技巧性。
通过此次活动,学员们对沟通的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学习到了诸多实用的沟通方法,为今后更好地与人交流打下了基础。
随后,在《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的专题讲座上,兰桂萍教授从教育家精神的内涵要义、现实逻辑和师德师风行为准则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教育家精神是一种以教育为终身事业,心怀家国、情系教育,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深厚教育情怀、卓越教育智慧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精神品质。它包含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学生成长的深切关怀,对教育规律的不懈探索,以及为推动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奉献自我的价值追求。这种精神是优秀教育工作者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形成的,是教育领域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精神指引。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对教育的信任,只有坚守高尚师德师风,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回应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期待。同时,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以教育家精神为标杆,能激励广大教师不断自我提升,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氛围,推动教师群体整体素质的提高。结合“四有好老师”、“教师行为规范”,引用教育家于洁老师等事迹,开展了一次生动有趣的讲座。
 
 
兰桂萍教授上课场景
交流学习共成长,学习感悟促提升
--培训心得体会1 山南市东区中学 梁龙
冯教授通过大量的范例让我们对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们从一些浅显易懂的生活例子去读懂人生的大道理。教会我们怎样去读教材,找关联。从点、线、面、体把物理课本的内容关联起来,把面抬高上升到价值观,体现物理的核心素养。他还告诉我们概念到规律到关联到思维价值观不仅仅局限于物理,而是每个学科!对跨学科的理解,不是单纯的跨至某个学科,而是走出物理这个学科,再到生活、生产、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一个融合。告诉我们学业质量标准是什么,怎么去考,怎么去命制试卷等等,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培训心得体会2 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第一中学 江增
通过下午学习,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在当下教育发展进程中,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有着深刻的现实逻辑。随着时代进步,教育面临着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教育公平等诸多新挑战,需要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担当起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