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一)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电子信息类相关领域从事研发、应用、制造、教学和相关管理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备电子信息类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和实践的训练,能够分析和提出方案并解决电子信息类相关领域(电力电子、照明电子、通信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消费品电子等)的理论或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3.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较全面的教师技能和适应能力,培养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信息学科教学骨干教师。
(二)培养要求
总体要求: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具有为祖国昌盛和民族富强而奋斗的使命感。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求实创新的精神,具备较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
1.知识结构:
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较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电子信息类设备开发所必需的传感技术、信息采集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单片机程序设计、APP程序开发。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2.能力结构:
掌握Office、Matlab、AutoCAD等常用软件;熟练掌握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传感器原理和自动控制原理等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电子方面常用软件(如Altium Designer、VC++、Multisim、Orcad、Proteus、Keil等);熟练掌握电路原理设计、PCB布线设计、电路焊接和调试、单片机程序开发、APP程序开发以及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教学心理学以及教师道德修养,具有较高师资素质能力,提高"三字一话"能力。
3.素质要求:
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习年限
标准学制四年。学习年限原则上3-6年。
三、毕业要求
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52学分,同时达到学校相应要求方能毕业(另文规定)。
四、授予学位要求
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学分分配表
| 课程类别
 | 性质
 | 学分数
 | 占总学分比例(%)
 | 
| 理 论
 | 实践(实验)
 | 
| 通识课程
 | 必修
 | 27
 | 11.5
 | 25.33 
 | 
| 选修
 | 7
 |  | 4.61 
 | 
| 学科基础课程
 | 必修
 | 11.5
 |  | 7.57 
 | 
| 选修
 | 5.5
 | 1
 | 4.28 
 | 
| 专业主干课程
 | 基础必修
 | 10
 | 2.5
 | 8.22 
 | 
| 核心必修
 | 6
 | 0.5
 | 4.28 
 | 
| 专业方向课程
 | 选修
 | 24
 | 5
 | 19.08 
 | 
| 教师教育课程
 | 必修
 | 9.5
 | 4
 | 8.88 
 | 
| 选修
 | 5
 |  | 3.29 
 | 
|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 必修
 |  | 21
 | 13.82 
 | 
| 选修
 |  | 1
 | 0.66 
 | 
| 总学分
 | 必修
 | 103.5
 | 68.09%
 | 合计
 | 152
 | 100
  | 
| 选修
 | 48.5
 | 31.91%
 | 
| 理论
 | 105.5
 | 69.41%
 | 合计
 | 152
 | 100
 | 
| 实践(实验)
 | 46.5
 | 3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