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基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学习,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科素养和教师专业素养高度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协调发展的物理学科教学骨干教师、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乃至教育家,并为硕士研究生教育输送优质生源。  
   
(二)培养规格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与时俱进的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具有为祖国昌盛和民族富强而奋斗的使命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具有艰苦创业、勇于进取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  
   
2.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系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受到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初步掌握进行科学技术创新的思想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了解物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3.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熟悉教育法规,树立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反思能力,以及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开发学生潜质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较全面的教师技能和适应能力。  
   
5.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  
   
二、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  
   
三、毕业要求    
    
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160学分(必修课程125.5学分,选修课程34.5学分),同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达到400分,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方能毕业。  
   
四、授予学位要求    
    
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学分分配表    
    
| 课程类别        
         | 性质        
         | 学分数        
         | 占总学分比例(%)        
         | 
| 通识课程        
         | 必修        
         | 38.5 | 24.1 | 
| 选修        
         | 7 | 4.4 | 
| 学科基础课程        
         | 必修        
         | 27 | 16.9 | 
| 选修        
         | 8 | 5.0 | 
| 专业主干课程        
         | 基础必修        
         | 14.5 | 9.1 | 
| 核心必修        
         | 13 | 8.1 | 
| 专业方向课程        
         | 选修        
         | 17.5 | 10.9 | 
| 独立实践环节        
         | 必修        
         | 18 | 11.2 | 
| 选修        
         | 2 | 1.2 | 
| 教师教育课程        
         | 必修        
         | 14.5 | 9.1 | 
| 总学分        
         | 必修        
         | 125.5 | 78% | 合计        
         | 160 | 100      
        | 
| 选修        
         | 34.5 | 22% |